毫不意外,最近的博鰲亞洲論壇,“互聯網+”又是一個熱議話題,“互聯網+產業未來之夢”甚至成為企業家跨界對話一個論壇主題。VIVA暢讀新媒體公司創始人兼CEO韓穎認為,現在是第三次互聯網浪潮到來的時候,和之前相比,互聯網已經變成了“基礎設施”,好像水和空氣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也更加深入地在促進創新和創業。對“互聯網+工業”深有感受的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互聯網+”時代,最需要關注的有4點:創新、極致、專注和誠信品牌。
“互聯網+兩會”、“互聯網+博鰲”之后,各行各業都在自動對號入座加上互聯網。
其實,細想來,“互聯網+”其實就是熱了幾年的“互聯網思維”的變種。之所以這么說,有幾點證據:第一,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思維”,都是強調互聯網在對傳統行業改造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這當然無可厚非。第二,談論這兩個詞最積極的,除了互聯網大佬,都是一些在琢磨快速“顛覆”的創業者。潘石屹最近在博鰲論壇上說的“幾十萬個APP,80%是泡沫”,不無道理。第三,最后都淪為跟互聯網沾邊就是用互聯網做營銷的怪圈。
“互聯網+”是什么?現在已經不是討論定義的時候了,普遍認為,這是一種用互聯網思維做傳統生意的商業形態。
事實上,“互聯網+”的核心并不在于“互聯網”,而是在于背后的“+”。互聯網正在加速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是否能夠成功,關鍵在于這個融合。只有結合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各自優勢,才能激發出各自的力量,從而迸發出新的業態和新的創新。
一些企業的確成功轉型,但不應把所有的機遇和際緣都歸功于互聯網思維,也不應把所有的成功經驗都放大上升為互聯網思維。一個明顯的例子,作為最被互聯網思維崇拜者推崇的雷軍[微博],把互聯網思維定義為“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也引發了很多企業跟風學習,還成為一些管理培訓課必講案例。其實,專注、極致、口碑和快,這些方式方法在沒有互聯網之前就已經是企業發展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很多成功的公司一直沒有提過互聯網思維,但是他們確實做到了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只能說,這些不是小米成功的本質。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思維,不是傳統企業一用就藥到病除的靈丹妙藥,它還需要一定的社會環境、生長土壤和物質基礎。
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經顯現出“互聯網+”的泡沫。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最近分析指出,2014年拿到A輪融資的公司有800多家,拿到B輪融資的有200多家,這一千多家企業中會有很大一個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輪。假設2015年還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輪,這意味著90%的創業可能從“互聯網+”的風口跌落。
更多的時候,傳統企業想借助互聯網+來轉型升級,必須做好準備——花出去的錢財可能都會“打了水漂”。有的傳統企業缺乏足夠的人力,或者即使有足夠的人力,還要讓這些已經習慣當下現狀的員工重新學習新技能,相配套的是,設備需要改造,管理制度、運營模式等要統統重來。真要做到重構,不是件容易事。
當然還是要回到“互聯網+”是什么上來。其實這個很難定義,但傳統企業可以明確看到的是,“互聯網+”不是簡單的產品接上互聯網,“互聯網+”的成功,很多都只是停留在營銷模式上,而那些往往是互聯網企業一個表面上的商業特征,比如小米通過微博、論壇迅速建立起的口碑營銷。
新興產業還是傳統行業,沒有核心競爭力無法取得長遠發展,這不會因互聯網而改變。正如京東CEO劉強東所言,互聯網所有的模式最終都不會超越傳統企業的思維,依然沒有脫離商業最基本的本質。互聯網為整個社會帶來根本的改變是降低了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會的運營效率。
話說回來,互聯網思維是一種時代轉型的信號,它提醒傳統企業必須勇敢地面對這種沖擊,主動變革。在互聯網加速與傳統行業進行融合過程中,是否能夠成功,關鍵還是在于傳統企業從改變產品和服務本身出發,而不僅僅是營銷手段的互聯網化。